糖尿病性視網膜病是糖尿病的并發癥之一,是一種致盲性疾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其發病率與糖尿病的病程、發病年齡、遺傳因素和控制情況有關,病程越長,發病率越高。確診糖尿病后5~9年,約10%發生視網膜病變;15后,約50%發生視網膜病變;25年后,80%~90%發生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進行性發展的,因此對糖尿病患者有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早期篩查、預防及干預治療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的重要環節。
 
    糖尿病“傷”眼睛的真相
 
    糖尿病是如何導致視力下降的?
 
    長期高血糖會破壞滋養視網膜的微小血管, 導致血管漏水, 這被稱為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

    液體從血管中流出,進入視網膜組織,導致視網膜變厚,視力模糊和下降。
 
    此外,舊的血管因高血糖受損,新的血管瘋狂生長,當出現新血管形成時,此時稱為糖尿病增殖性視網膜病變。
 
    這些新生血管很脆弱,容易破裂和流血,導致疤痕組織,疤痕組織會在眼睛的后壁上聚集,拉伸視網膜,最終將其與眼睛后部分離。這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為嚴重的情況,被稱為視網膜脫離,它既可以突然發生,又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緩慢發生。
 
    一、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眼病變
 
    由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不可逆性,因此一旦發展為糖尿病,就應該關注眼睛健康,并定期進行眼科檢查。
 
    一般來說,在糖尿病早期,即使沒有明顯的眼部癥狀,也應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檢查,一旦發現視網膜病變,應該每年復查數次,檢查內容包括視力、結膜、虹膜、晶狀體及眼底,以便早期發現有無異常。 
 
    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盡快進行眼科治療
 
    1、視力下降:如果發現視力逐漸下降,尤其是短期內明顯下降,應立即就醫。
 
 
    2、視物變形:看東西出現扭曲、變形等情況,可能是黃斑病變的表現,需及時治療。
 
 
    3、眼前黑影飄動:可能是玻璃體出血或視網膜病變引起,要盡快檢查治療。
 
    4、視野缺損:眼睛的部分視野出現缺失,提示可能有嚴重的眼部病變。
 
 
    5、眼紅、眼痛: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眼紅、眼痛等癥狀,可能是由于眼部炎癥、青光眼等原因引起的,需要進行眼科檢查以確診。
 
 
    總之,糖尿病患者要密切關注眼睛變化,盡早發現問題并及時治療,以保護眼睛視力和黃斑等重要結構。
 
    多管齊下,防止視力喪失
 
    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
 
    1.控制糖尿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原則上應首先將血糖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這對于早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有促進逆轉的作用,而長期控制血糖對預防和延緩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有重要意義。
 
    2.使用藥物。
 
    3.激光方式。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應了解和正確認識眼底激光,定期進行散瞳眼底檢查,及時發現危害視力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樣才會使您的視力免遭損害。
 
    4.手術解決。當玻璃體大量積血或出現牽拉性視網膜脫離時,可行玻璃體切割術,清除眼內積血,將牽拉的視網膜松解復位。
 
    5.控制血壓、血脂。高血壓、高血脂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重要危險因素。血壓、血脂長期持續性升高,可引起視網膜的一些病理改變,加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
 
    6.預防白內障。糖尿病性白內障發生早、進展快,是影響患者視力的重要因素。預防脫水、外出戴深色眼鏡減少紫外線對晶狀體的損害、適當補充維生素C可以預防白內障的發生。定期到醫院復查,嚴重者可行白內障手術治療。
 
    綜上所述,得了糖尿病,及早防失明,應該成為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行為準則,如果待到視力明顯受損時再采取措施,則為時過晚,并將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
 
責任編輯: 許吳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