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gif

 

  春花開秋月清東陽落夏蟲鳴。

  

  最燥熱的夏天,不愿停步的夜晚。

  

  有的人忙著旅行,

  

  有的人忙著期待新的生活。

  

  而我們,只要好好的看戲。

  

  即使歲月流轉世事滄桑,但是有一種情懷叫做懷舊,是時間永遠無法抹去的痕跡。家鄉(xiāng)安徽的廬劇,又叫“小倒戲”,就是這樣一種讓人充滿感情的追憶。她是生活。你摸不到,卻又切切實實的感覺到。她是多年之后回憶起來仍會熱血沸騰,會激動流淚的往事。

  

  縱然現(xiàn)代夜生活搖曳生姿,娛樂節(jié)目也豐富多彩,可是唯有廬劇,始終是傳統(tǒng)老人們的心頭最愛,并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所愛。

 

640.webp (3).jpg

  

  廬劇作為安徽本土劇種,自從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之后,一切看上去很美,好像重新煥發(fā)了青春,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演出熱潮,拴住了一批又一批戲迷的心思。廬劇就是這么牛,其中包含了安徽人多少的悲歡離合,只有上了年紀的老戲迷才深有體會。

  

  時隔多年,沒有想過特意去看一場廬劇,也許是它不易尋見,也許是它被我們的忙碌遺忘,總之,它靜靜地待在一個角落,悄無聲息,似有似無。

  

  廬劇一直停留在童年的回憶中,那熱鬧、張揚、潑辣、歡快構成了我們腦海中廬劇的底色。

  

  這一次,廬州府城隍廟連續(xù)多晚“搬戲”了。2018年8月3日、4日、5日三天,每天下午16點至21點,在廬州府城隍廟古戲樓演出廬劇:古裝歷史傳統(tǒng)劇《王強焐冰》、《白燈記》。

  

  王強焐冰,是二十四孝中一孝,王強出生就死了母親,三妹宋寶萍為撫養(yǎng)王強,做了繼母。王強父親出征10年未歸,母子相依為命,受盡苦難。當繼母病重時想吃魚湯時,王強不顧風雪嚴寒,焐冰捉魚救母,傳為佳話。

  

  白燈記,此劇是廬劇傳統(tǒng)劇目,三年大旱,叔嫂情深,為救二叔,嫂嫂賣了親生之女。未婚妻趙蘭英女扮男裝,上京找到大哥,回家救了丈夫孫自高。反映了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又悲又喜。

 

640.webp (4).jpg

  

  廬劇,是屬于合肥人的一個流離所愛的傳奇,也是地方老戲迷心中一個難解的情結。

  

  今夜,穿過歲月的河流,所有的思緒都將回歸古樸,釋放著守望的無悔.....

  

  

責任編輯: 程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