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有人說,每一個來到十中的學子,都是璞玉,各有其美,在成才成器之路上,有為師者雕琢的用心良苦,更少不了他們勉力向上的自覺自為。

還有人說,在合肥十中,最動人的風景是學生。它的動人之處,在于元氣淋漓、思無邪,在于舉止從容、至情盡禮,在于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最終,匯聚成一派浩蕩之氣的大美。

我們試圖通過兩位優(yōu)秀學子的“個體之美”,來展現(xiàn)合肥十中4500多位學生的“群體之美”——努力讓自己成為獨具個性、富于創(chuàng)新、勇于進取的他們,正是新時代青年的榜樣。

吳天宇:頻頻拿獎的“科技天才”


吳天宇正在為比賽作準備

合肥十中高二學生吳天宇,是名副其實的“科技天才”。

他對機器人的喜愛,源于6歲時的一件生日禮物。那天,他收到了父親送給他的一個大盒子,他好奇地拆開,將眾多小零件從紙板上摳下來,父親看著說明書指導他一點一點拼接,“奇跡”發(fā)生了——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機器人出現(xiàn)在他面前。和“科技”有關(guān)的小小夢想,就此在少年心里悄然播下種子。

上初二時,吳天宇已經(jīng)學會了編程,他試著在一些游戲的原本框架上寫入新的代碼,并分享到平臺上,收到不少好評。

2020年,踏入合肥十中校門就讀高一的吳天宇,終于迎來了真正擁抱夢想的機會——參加全市青少年機器人設(shè)計大賽。

“這次大賽其實就是智能車的編程設(shè)計大賽,我和另外兩個同學成立了一個小組,每天利用下課后到晚自習之前這段時間學編程,比賽前一星期,我們編好了完整的程序,把場地移到了圖書館,開始試跑。”

按照比賽要求,參賽者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讓小車完成識別色塊、過彎道、巡線、識別圖片、平移通過迷宮、識別數(shù)字、倒車入庫等環(huán)節(jié)。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失敗后,臨近比賽前三天,他們終于全程無差錯一次性試跑成功。

“我們當時都興奮的不行,不敢相信真的成功了,編程、試跑很耗時間和精力,我努力把對學習的影響降到最小,那段時間雖然很辛苦,但卻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那次比賽,吳天宇小組拿到了一等獎。


合肥十中學子在智能車機器人比賽中

2021年,吳天宇又迎來了另一重量級比賽——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這個比賽,要求參賽者要有創(chuàng)新的點子,通過編寫程序和搭建模型來完成這個創(chuàng)新,硬件則是限定好的材料。設(shè)計過程比較難,程序是從零到有一點一點編出來的。”

吳天宇他們的創(chuàng)意是:設(shè)計一個掛鉤,掛上物品時觸發(fā)感應(yīng)器,當物品取下時如果未設(shè)定時間,它會開始計時,時間一到,蜂鳴器響,燈光閃爍,提醒你把物品放回去。創(chuàng)意的靈感來自于小時候玩玩具時愛亂扔小工具,“這個設(shè)計可以幫人們改掉亂扔東西的習慣”。

憑借創(chuàng)意和全程零失誤,吳天宇和隊友再次拿下比賽的一等獎,并在此后參加的合肥市智能設(shè)計大賽中順利入圍二輪。

在學校為吳天宇準備的“2021年度全市優(yōu)秀共青團員”申報材料中,對他作出了這樣的評價:思想堅定信念強,學習工作能力強,熱愛學習成績優(yōu),參與活動愛奉獻。而在吳天宇看來,這些只是新時代青年應(yīng)該具備的基本品質(zhì)。

他更對十中充滿了感恩之情,“我的很多機遇都是數(shù)學老師戴云天提供給我的,在學習上還幫我規(guī)劃和指導,我特別感謝他。”“我能為十中做什么呢?就是在擅長的方面努力多拿獎,為學校爭光,我還有一個夢想,如果可能,將來學成后回到母校當老師。”

程喆雅:“最美中學生”處處都優(yōu)秀


在很多人眼里程喆雅都非常“優(yōu)秀”

在班主任眼里,“合肥市最美中學生”、班長程喆雅處理問題的能力特別強,能幫著解決班級管理上的很多麻煩事。

今年上半年,她所在的十中高二(26)班期中考試過后,要重新調(diào)整座位,有一個女生跑來問程喆雅,愿不愿意和她同桌?“這位同學比較皮,特別愛講話,班主任希望借調(diào)整座位的機會,找一個能管得住她的人同坐。”

程喆雅一口答應(yīng)了下來,也開始想辦法來管住她,“她上課時講話,我會提醒并制止她;她成績不是太好,她遇到不懂的題時,我會盡量從她的水平上去幫她解答;另外在分學習小組時,我把以前和她關(guān)系好的、特別能聊得來的同學,都分到了別的組……”

一個多月后,那位同學的母親跟程喆雅說,“自從和你同桌后,她的學習狀態(tài)好了很多,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在同學的眼里,程喆雅則“特別暖”。

每逢班上有同學過生日,都會收到她親手做的賀卡,上面用工整的行楷寫上祝福,讓人感覺到滿滿的真誠。

有同學不愛運動,體重蹭蹭蹭飆升到一百六七十斤,程喆雅就變著法子讓他去跑步,“聽我的沒錯,你跑完五圈肯定能瘦半斤,實在不行,我陪你跑,正好還能分享一些減肥經(jīng)驗給你。”在她的苦口婆心下,從不跑步的那位同學,終于踏上了跑道,一個多月跑下來,瘦了不少。

而在街坊鄰居的眼里,她是有責任感、有奉獻精神的“小大人”。

2020年,因為疫情,學校停課,程喆雅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積極報名參加小區(qū)的志愿防疫工作,幫防疫人員消毒,去快遞點幫忙分揀包裹,甚至擔任起“外賣小哥”,將送到小區(qū)門口的外賣一一挨家挨戶送到門口……

有人說,真正的學霸,絕不僅僅只是學習成績優(yōu)異。這句話,恰恰是程喆雅“特別之處”的最好寫照:她不但成績名列前茅,在很多比賽中拿獎,榮獲“合肥市最美中學生”稱號,還“很會玩耍、愛好廣泛、特長眾多”。


程喆雅(前排右三)在2020年合肥市青少年定向比賽中和同伴們合影

2021年10月中旬,安徽省青少年科技體育錦標賽定向越野比賽在蕪湖舉辦。參賽者只能借助地圖,在設(shè)定范圍內(nèi)通過各類障礙,快速到達各目標點位,并完成各個點位任務(wù),然后到達終點。憑借敏銳的識圖辨向能力和良好的體能,程喆雅榮獲高中組團隊賽三等獎、高中女子組個人賽一等獎、高中女子組積分賽一等獎。

回望踏進十中校門的近一年半時間,程喆雅覺得很慶幸,“十中是個很有凝聚力的大家庭,讓我們特別有歸屬感,同學們關(guān)系都很好,學習上互相幫助,在各種比賽中都能團結(jié)一心,我希望所有人都能珍惜在十中的每一天,努力學習,腳踏實地,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績,考上理想的大學。”
責任編輯: 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