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大地上最偉岸的詩篇,在其中,最令人傾倒流連的正是那些極具個性、一眼難忘的“地標”建筑。

 

  地標建筑成為一個區(qū)域、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名片和品牌標識;

 

  地標建筑銘刻著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在一個時代達到的高度;

 

  地標建筑記錄著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發(fā)展、綿延不息的文化密碼;

 

  地標建筑也是人類奉獻給世界、奉獻給永恒最珍貴的禮物!

 

  海明威曾說過:“當我們想起任何一個偉大的城市,我們都習慣用偉大的建筑來代表它,這座偉大的建筑,就是城市地標。”

 

  當然,一座建筑的偉大不僅局限于它別具一格的造型或穹頂的高度,更是它所帶來的社會經濟效應。就像所有的美都會基于其物理屬性一樣,摩天建筑因其難以匹敵的高度所帶來視覺震撼和美學感受,更容易成為被大眾認可的地標建筑。

 

  在城市化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城市發(fā)展不再是狂放型的擴張,而是密集型的向天空“生長”,承載著更多社會功能的摩天建筑自然成為時代發(fā)展的必然需求。

 

  摩天建筑是城市的集大成者。在功能、服務、影響等多個方面,其豐富的業(yè)態(tài)功能,也為城市帶來了無限的經濟活力,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垂直經濟體”。摩天建筑因經濟效益顯著而生,又因社會效益巨大而受到人們的青睞。

 

  摩天建筑的高度擦亮了城市的“面子”。從商業(yè)角度來講,促進了所在區(qū)域及周邊區(qū)域的經濟發(fā)展,以商業(yè)中心自處,也帶動了整個城市的經濟繁榮;從文化上講,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時,也是城市文化向外傳播的助推器。

 

  因此,摩天建筑是城市對外的一張名片,在名片中展現的有城市文化,也有城市實力。

  

圖片13.png

 

 

  合肥作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zhàn)略雙節(jié)點城市,從工業(yè)大市逐漸轉型成為現代化服務業(yè)強市,產業(yè)結構的轉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推動了合肥城市化進程。

 

  合肥吹響國際化大都市號角,需要一座現代化的地標建筑來代言。例如,臺北 101 大樓、吉隆坡石油雙塔、芝加哥西爾斯大廈、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紐約帝國大廈等,它們均代表著各自所在城市的“高度、廣度、寬度”。

 

  恒大集團作為城市發(fā)展的領航者,順應時代要求,在濱湖灣區(qū)打造518米摩天地標商務體——恒大中心,對外作為合肥對話全球經濟發(fā)展的商務名片,對內建立CBD集群效應的財富磁場。

 

  518屹立于800里大湖之濱,以塔樓為山,以裙房為石,高山流水,水映竹葉,盡顯一座富有皖韻地標的清幽之感,也象征著徽商精神的鴻儒之氣。它充盈著徽文化的智慧結晶,承載著這座城市對于國際化的期許,講述著這座城市的過去與未來。

 

  是合肥過去輝煌的發(fā)展孕育518米的高度,而518米的高度也將去創(chuàng)造一個未來美好的合肥。

  

圖片14.png
責任編輯: a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