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已過,秋天走到盡頭,11月7日,我們就將迎來立冬。也是我們等待已久的板倉野生蜂蜜收割的時候。時間過得就是這么快。還記得2016年初冬,我和小何姐去板倉自然保護區(qū)尋蜜嗎?在人煙稀少的大山里,我們度過了與世隔絕的兩天。終于把我們夢寐以求的野生蜂蜜帶了出來。同去的還有我們的視頻團隊,還原了我們尋蜜的全過程,視頻沒來得及公開,帶出來的蜜就被身邊的朋友們瓜分一空。珍稀的中華野生蜂蜜,富含花粉,蜂皇漿,吃過的朋友今年都早早守候著,等待著2017年新蜜。

 

8b74eaf.jpg

 
  這是一款區(qū)別與市面上所有的蜜,與眾不同的蜂蜜。蜜質(zhì)厚重,略有“雜質(zhì)”,清甜的花香,又混合著中草藥的香味,入口在舌尖有沙沙的顆粒感,清晰綿密,不粗糙;淡淡的甜味,還有一絲絲不易察覺的酸澀味,并不突兀,反而提升蜂蜜的味道的層次,是蜂蜜本身的味道,像極了蜂蜜雪糕,直接就能吃的蜂蜜,壓根不需要沖水。單從口感就完勝我之前吃過的所有蜂蜜。
 
  當?shù)乩习傩盏膶γ鄯涞姆硼B(yǎng)方式也十分特別。在朋友的帶領(lǐng)下,我們輾轉(zhuǎn)找到了大山深處的養(yǎng)蜂人——二叔,也見識了取蜜的完整過程。
 
  從合肥出發(fā)上高速,再從高速出來,在山路上蜿蜒了4、5個小時,我們終于抵達了傳說中的板倉保護區(qū)。從進山開始,語言已經(jīng)不能形容我們一路見到的美景。
 
2.jpg
 
  山泉,奇石,紅葉,松林,一直伴著我們往大山腹地進發(fā),在當?shù)叵驅(qū)У膸ьI(lǐng)下,行進了3個小時后,在山坳一處地勢平坦的地方,我們找到了二叔老兩口,山坳里的原本有5戶人家,其他人早已搬到山腳下,只有二叔和二嬸還守著這棟土坯的老房子,守著門前幾株梨樹,和十幾個蜂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3.jpg
 
  到達山上二叔家時,已經(jīng)接近下午5點,山里天氣寒冷,蜂桶外面已經(jīng)穿著厚厚的“衣服”,防止小蜜蜂凍壞了,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從這里可見一斑。時節(jié)已是立冬之后,到了傍晚我們已經(jīng)能感受到絲絲寒意,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小蜜蜂的作息。帶著好奇,我禁不住向二叔詢問起來。
 
4.jpg
 
  說起他的寶貝蜜蜂,二叔臉上漾開了笑容,話也多了起來。二叔告訴我們,他今年已經(jīng)60了,這蜂桶是從他的父親輩,爺爺輩手里傳下來的,他養(yǎng)蜂已經(jīng)快30年了,雖然女兒,兒子都已搬到了山外面,但他還是習慣山上的生活,主要是放心不下這十幾桶蜜蜂,因為山里的蛤蟆,蛇還有大黃蜂都喜歡吃這種小蜜蜂。而在整個板倉,年輕人早早外出打工掙錢,種地、養(yǎng)蜂的微薄收入根本養(yǎng)活不了家人,像二叔這樣養(yǎng)蜂的村民,也都年老體邁,步入暮年了。
 
5.jpg
 
  二叔說“我這個蜜蜂是山里的土蜂,很厲害的,從來不采有毒的花。從春天到冬天,一年四季,只要哪里有花,它們就到哪里采蜜,我們這山里,各種野花,中草藥花都有好幾百種,蜜蜂就是采百樣花,釀百樣蜜,每年各種花開的繁盛程度不同,雨水多少不同,對蜂蜜口感、產(chǎn)量影響很大,每一批蜜的口感都是不一樣的。”
 
6.jpg
 
  “我們的蜜為什么要立冬前后割呢?”我問出了藏在心里很久的疑問。“其實,按道理說,我們的蜂蜜春天也是可以割的,因為春天花多,蜜多,同樣花粉也很多,蜂王漿含量也高,我們這種土蜂啊,它們蜂蜜,花粉,蜂王漿都是摻在一起的,沒有辦法分離出來,混在蜜里面,賣相太不好看了,口感也不太甜,別人還認為我們作假,所以,我們干脆等到冬天再割,讓蜜蜂把春天的蜜吃掉一些,到了冬天,蜂蜜就純凈了,雜質(zhì)也沒那么多了,就好賣了”
 
  “我們這種土蜜蜂,十幾度的溫度,也照常采蜜的,所以,我們的蜂蜜春夏秋冬的花都有,只要山里開的花,我們的蜜里就都有,還有好多中草藥呢。”
 
  “不過一年到頭,一個蜂桶也就十幾斤蜜了不得了,這山里不方便出去,都是留給孩子們過年回來帶點走,要么就是親戚朋友介紹來買一點,補貼一下收入”二叔笑得有些靦腆。
富含蜂皇漿、花粉的蜂蜜,我是第一次聽說,有點將信將疑,因為在我們的認知里,蜂蜜就是蜂蜜,花粉就是花粉,蜂皇漿就是蜂皇漿,都是單獨的,從來沒有混在一起的,為此,之前我還專門請教過做蜂蜜生意的朋友,都說我買到假貨了,說“搖蜜”的時候,花粉、蜂皇漿和蜂蜜是分離的,不可能摻雜在一起。
 
7.jpg 
 
  帶著好奇,我們決定晚上繼續(xù)到山腳下的三舅家里,看看他們就是是怎么割蜜的。下山時分,已經(jīng)是晚上7點多了,山里的天已經(jīng)黑透,月亮早已爬上樹梢,我們伴著溪流的喧嘩,借著清冷的月光和手電筒的光亮,開始往山下走,樹影綽綽,偶爾有小動物跑過的窸窣聲,這樣的體驗讓人記憶深刻。向?qū)Ц嬖V我們,當年他上小學,初中時就是這樣,起早貪黑,翻過兩座山,走山路,而現(xiàn)在終于走出了大山。
 
  到了山下,我們草草扒了幾口飯,就守在三舅家,看他割蜜。只見三舅早已用長板凳架起了蜂桶,桶口朝上,上面用麻布袋罩起來,三舅告訴我說,等會兒,他會把蜜蜂趕離巢,小蜜蜂就會往上飛,飛到麻布袋里,等取蜜結(jié)束,再方它們回蜂桶。
 
  一切準備就緒,三舅拿起早已準備好的木棍,開始有節(jié)奏地敲打蜂桶壁,大約敲了十幾分鐘,就聽到蜂桶里傳來“嗡嗡嗡”的聲音,原來越大,越來越大,成千上萬的小蜜蜂,從沉睡中醒來,振動著翅膀,在蜂桶里飛起來了,站在蜂桶旁,能明顯感覺到蜂群們在向上飛舞,約莫敲了一個小時,三舅不時掀開麻布袋一角,用電筒往蜂桶里看,在確信蜜蜂們?nèi)侩x巢后,三舅開始小心翼翼伸手進入蜂桶取蜜巢,完全沒有一點防護措施,不是多年的經(jīng)驗的老蜂農(nóng),估計無法做到。
 
8.jpg
 
  取出來的巢色澤金黃,在燈光下,能夠看到蜂巢孔里飽滿的金褐色的蜜汁,三舅一邊取,一邊仔細辨別,把空巢丟到一旁,把飽含蜂蜜的蜂巢放到盆里,三舅說“今年雨水太多了,蜜蜂把蜜都吃了不少了,那些空巢已經(jīng)沒有蜜了”
 
  順手掰下一塊巢蜜,丟進嘴里細細品嚼,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蜂蜜,濃稠,香甜,細細品位,還有一絲絲鮮味,和我吃過的蜂皇漿味道類似。
 
9.jpg 
 
  取了差不多三分之二,哪怕蜜再少,三舅也不再取了,說是必須留三分之一給蜜蜂過冬。山里人太知道怎樣與這些精靈們和諧共處,只有這樣才能更安心接受大自然的饋贈。
 
  接下來,就是通過過濾的方法取蜜。三舅將取出來的蜂巢,在盆里搗碎,讓蜂巢和蜂蜜混合在一起,搗得越碎越好,將搗碎的巢蜜連盆放到早已燒熱的水里隔水加熱融化,再將巢蜜倒入事先準備好的紗布口袋里,三舅和小叔就開始用最原始的方法,擠壓過濾取蜜了。
一遍,兩遍,三遍,前前后后至少擠壓過濾了6遍,直到蜂蜜全部被擠壓出來,留下蜂巢的殘渣,三舅說,這些殘渣他們會再倒到蜂桶邊,給蜜蜂做食物。
 
00.jpg
 
  新鮮擠出來的蜂蜜,金黃,濃稠,泛著柔和的光,空氣里彌漫著清甜的花和蜜混合的香味。
 
  一個僅占總蜂群3%不到的稀有蜂種;海拔1000米以上的自然保護區(qū);歷經(jīng)春夏秋三季,9個月;扇動數(shù)百萬次翅膀,采集超過300種,上萬朵鮮花;再經(jīng)過養(yǎng)蜂人十道以上取蜜工序才釀得這珍貴的高山林蜜。
 
  富含蜂皇漿、花粉和蜂膠的蜂蜜,自然保護區(qū)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山中數(shù)百種野生中草藥,珍稀的五針松松花蜜,經(jīng)過三季的混合釀制,時間和獨有的地理環(huán)境已讓這款蜂蜜更顯珍稀。
 
11.jpg
 
  從東北的雪蜜,到新西蘭的麥盧卡蜂蜜,從趕蜂人的油菜蜜,到德國黑森林蜜,每一款蜂蜜都是自然的饋贈,而我們更喜歡跨越千山萬水來到我身邊的高山林蜜,低調(diào),質(zhì)樸,厚重,一如大山里的二叔,三舅,不善言辭,卻把最好的給了我們。
 
  還有半個月,就是立冬節(jié)氣,二叔、三舅又要進山割蜜,走過一年,我們又將迎來這難得的甜蜜時刻,二叔說,今年雨水多,蜂蜜產(chǎn)量低,還要留三分之一給小蜜蜂過冬。今年我們委托二叔將村莊里老人們養(yǎng)的蜂蜜全都預定了,但也不會有太多,抱歉,由于產(chǎn)量無法預測,我們只能用公開預定的方式,讓有緣人能品嘗到這珍稀好蜜。先定先發(fā),發(fā)完為止,沒有預定到蜂蜜的朋友,我們會逐一退款或征求大家意見,發(fā)同等價值的其他產(chǎn)品。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體驗到這種蜜的口感和功效,也幫山里像二叔一樣靠養(yǎng)幾桶蜜蜂過活的老人,我們預定了幾位老人的蜂蜜。由于產(chǎn)量有限,現(xiàn)在開始預售,先定先發(fā),發(fā)完為止,沒有訂到的,我們會逐一退款或溝通發(fā)同等價值的其他好品。今年預定價399元/1000克,在山里就按2斤/瓶裝好,不再分裝,以減少成本和二次污染的風險。蜂蜜立冬(11月7日)采割,立冬后價格恢復至468元/1000克。關(guān)于蜂蜜的任何疑問,可以添加微信咨詢:yangling1198

 

  戳此處即可購買珍稀高山林蜜

責任編輯: 飛魚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