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上百只鴨子四處亂竄,耳畔嘎嘎鴨叫聲音響亮,看著往日里一向穩(wěn)重的張友榮神色有些慌張,鳳爾鵬意識到情況可能有些不妙。

今年31歲的鳳爾鵬,是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丁橋鎮(zhèn)牛山村的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張友榮,則是村里的一名貧困戶。二月上旬,本是一次例行走訪,正當鳳爾鵬了解張友榮家中近況時,屋后傳來的陣陣鴨叫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張姨,咱們養(yǎng)的這鴨子,前陣子沒賣掉嗎?”鳳爾鵬耐心地詢問。

“小鳳啊,不是我不想賣?赡憧催@家禽市場關門了,飯館也不開張,我賣給誰啊?”張友榮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再說了,就算找著了買家,但路封了,600多只鴨子我也運不出去。”

“你別急,我來幫著想個法子。”鳳爾鵬寬慰道,“這樣吧,我先幫著把這個信息往群里發(fā)一發(fā),看看咱村有沒有要的,讓他們報了名直接上門來拿。剩下的,還是通過網絡賣。”

“好,就聽你的!”張友榮激動地說道。

說干就干,鳳爾鵬首先將張家鴨子滯銷的消息發(fā)到了本村各個群中,說明情況,希望大家?guī)蛶兔。緊接著,他聯(lián)系了縣里的朋友,四處打聽,詢問大家有沒有銷售渠道或自己有無需要。

得知消息后的村民,紛紛伸出援手,直接在群里接龍下單,大大緩解了張友榮養(yǎng)鴨的飼料負擔。在鳳爾鵬的努力下,張家也接到了不少縣城里的訂單。

買家有了,怎么送貨呢?

鳳爾鵬與村兩委討論后,決定將大家的私家車變身貨車,幫著張友榮送鴨進城。2月15日一大早,他就和牛山村民兵營長嚴國輝一起,帶著20多只鴨子,驅車趕往縣城送貨。挨家挨戶一圈跑下來,他們回村時已是傍晚。

剛解決完村民農產品滯銷的難題,鳳爾鵬又馬不停蹄投入到幫助大家復工復產中。

一份《企業(yè)用工需求目錄》和一封“就業(yè)不必去遠方,青陽就是好地方”的倡議書,在疫情期間的走訪過程中,鳳爾鵬總是隨身攜帶。他戲稱自己是帶著“崗位”上門,見到在家閑著的村民就給人家介紹工作,興致勃勃。

“我也不是胡亂推薦,而是結合每位貧困戶自身條件和就業(yè)需求,給他們介紹合適的崗位。”鳳爾鵬笑道,“對原本在外務工的村民,則推薦本地企業(yè),鼓勵他們就近工作。”

原來,受疫情影響,外出務工對村民來說有些不便。丁橋鎮(zhèn)本身工業(yè)企業(yè)較多,因此鳳爾鵬會針對性地幫忙聯(lián)系。“我們村的仇健勇以前在合肥工作,現(xiàn)在沒法返工。了解到他學的專業(yè)后,我聯(lián)系了個本地企業(yè),仇健勇現(xiàn)在都在鎮(zhèn)上上班了。”鳳爾鵬介紹,“村里的貧困戶胡珍珠以前在外務工,如今也在鎮(zhèn)里一家公司做保潔。”

此外,在了解到村中20名在浙江慈溪一家公司務工的工人,滯留在村無法返工時,鳳爾鵬又主動聯(lián)系了該公司的廠長,溝通后用大巴將村里的務工人員統(tǒng)一接回了慈溪,順利復工復產。

目前,牛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54戶158人中,已有61人返工。坐落在鎮(zhèn)內的電源廠、產業(yè)園等通過鎮(zhèn)村牽線搭橋,共雇傭本村普工18人,機床工4人。對于沒有就業(yè)技能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鳳爾鵬則鼓勵他們在村里做一些零工。村組塘口也免費承包給了沒法就業(yè)的16名貧困戶,村里還提供魚苗和技術支持。
責任編輯: 淝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