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騙子頻出沒 這些高招騙局需看透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高考剛剛結束,一些不法分子早已蠢蠢欲動,想著法子利用高考實施詐騙。近日,合肥警方發(fā)布防范提示,提醒廣大考生及家長預防高考后詐騙。
套路1:以“發(fā)助學金”或“發(fā)高考補助金”為名義的電信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教育部門工作人員或學校工作人員,誘使受害人提供銀行卡賬號、密碼等信息,轉走受害人卡內錢財。套路2:詐騙分子偽造虛假查分、報志愿網址,騙取信息
詐騙分子偽造虛假查分、報志愿網址,考生輸入身份證、姓名、手機號等信息后,騙子根據這些信息進行精準電信詐騙。
套路3:“自主招生”詐騙
一些中介公司或者個人,打著自主招生的幌子向家長承諾,只要花錢就可以搞到自主招生指標。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沒有提前報名,不可能通過自主招生錄取。
套路4:冒充領導的熟人、親戚“補錄”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大學或教育系統(tǒng)的熟人、親戚,自稱可以低分高錄,等錢到手以后就逃之夭夭。教育部門規(guī)定,常規(guī)錄取結束后,高校本科層次招生一律不錄取。
套路5:冒充軍校招生
騙子偽造軍校招生公文、公章等蒙騙考生家長,以“內部招生指標”、“計劃招生指標”、“軍校擴招”為幌子向考生及家長寄發(fā)通知書,伺機騙取錢財。
套路6:藝術生只要交錢保證錄取
藝術類招生種類繁多,犯罪分子聲稱只要交錢就可以從中運作“幫忙搞定”,或以“不交錢就不錄取”威脅考生和家長,達到詐騙錢財的目的。
警方提醒廣大考生及家長,凡是涉及錢財,一定要高度警惕。遇到招生疑難問題,要通過正規(guī)的渠道查詢核實,切不可輕易將考生身份證號、準考證號等信息交予他人。 責任編輯: 肉餡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