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高溫有沒有讓大家產生“一秒入夏”的錯覺!然而,隨著冷空氣東移南下,合肥又要降溫了,降溫的同時降水也將大幅增多,清明假期可能就要“泡湯”啦。據氣象部門了解到,4日到7日,合肥市將迎來強冷空氣,風力有所增大,氣溫下降,6~8日早晨最低氣溫7℃左右。
 
  氣象部門預報,4月4日至5日全省大部分地區(qū)有一次較明顯降水過程,并伴有雷暴、短時強降水等局地對流性天氣,其中大別山區(qū)和沿江江南部分地區(qū)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受冷空氣影響,3日夜里至7日我省有持續(xù)性大風降溫過程,平均氣溫將下降8~10℃,陣風7~8級。
 
  具體到合肥地區(qū),今天合肥市以多云為主,最高氣溫29℃左右,但午后有分散性陣雨或雷雨;4日至5日全市還有一次降雨過程,降雨期間可能伴有雷暴、短時強降雨等對流性天氣,需防范對流性天氣及可能造成的局地城市內澇。具體預報:4日至5日,陣雨或雷雨,11~15℃;6日,陰天轉多云,8~18℃;7日,多云到晴天,7~17℃;8日,晴天,6~21℃。
 
  針對近期的天氣情況,安徽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發(fā)布了關于做好持續(xù)大風降溫過程和對流天氣防范對應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

  1.提高思想認識
 
  本輪災害性天氣過程正值清明節(jié)假期,省領導對此高度重視,要求提前發(fā)出預警信息并提出明確防范要求,落實責任和措施,確保應對安全,切實防范對群眾生命安全造成損失。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一定要充分認識災害性天氣的危害性、防范應對工作的復雜性和落實防御措施的緊迫性,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工作舉措,落實工作責任,確保防范應對工作落到實處。
 
  2.加強監(jiān)測預警
 
  氣象、水利、國土資源、住建、農業(yè)等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切實加強大風、降溫、雷電和強降水等天氣過程的監(jiān)測預報,及時分析會商研判重要情況,第一時間發(fā)布預警信息,確保受影響地區(qū)和群眾全覆蓋。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微信、微博和手機短信等渠道加強災害性天氣防范應對知識宣傳教育,提升群眾防災避險意識和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3.加強風險防范
 
  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強化重點領域和行業(y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突出抓好交通安全特別是高速公路安全工作,嚴格落實山區(qū)庫區(qū)、危舊房屋、建筑工棚、易澇部位、戶外設施、農業(yè)大棚、地質災害防御點和各類危險源安全防控措施;對城鄉(xiāng)養(yǎng)老機構、學校、醫(y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要及時排查消除隱患;對受影響的旅游景區(qū)和線路要提前關閉、妥善管護,堅決防止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4.加強防災救災
 
  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結合實際,提前做好應急物資、應急裝備、應急隊伍和應急通訊等準備,一旦發(fā)生災害和突發(fā)事件,必須迅速有效應對,有力穩(wěn)妥處置。要及時開展災情核查核報和受災群眾臨時安置、救助等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性天氣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
 
  5.加強責任落實
 
  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健全責任體系,層層傳導壓力,強化責任落實,對因工作重視不夠、措施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依紀嚴肅追責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要認真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嚴格按有關規(guī)定做好突發(fā)事件信息報告和應對處置工作。
 
  4月3日至8日,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對本地區(qū)、本部門、本領域的防范應對工作實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并于8日17:00前通過應急平臺向省政府應急辦報送防范應對工作情況。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