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的強降雨導致皖南地區(qū)發(fā)生內澇,為了提前預防梅雨季節(jié)可能帶來的強降雨,合肥大水缸董鋪水庫和大房郢水庫提前做好準備,昨天開啟了水庫歷史上第一次正規(guī)化防汛演練。
 
  記者從董大水庫管理辦公室了解到,目前兩大水庫的水位情況屬于正常水平,較之歷史同期處于較低水位。董大水庫管理辦公室計劃調度科相關負責人王躍介紹,根據數據監(jiān)控,進入主汛期之后,合肥兩大水庫水位處于正常情況,董鋪水位控制在28米以內,大房郢低于27.5米。“泄洪主要是根據汛情,出于城市防洪和水庫大壩工程安全考慮,為后期可能出現(xiàn)的強降雨騰出庫容,讓水位降至汛線水位以下。”王躍介紹道,一般情況下,正常的汛線水位為29米左右。
 
  “為了提前做好準備,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強降水,我們提前進行防汛演練,這也是兩大水庫水面第一次進行如此大規(guī)模的演練。”王躍介紹,兩大水庫絕大多數的水域面積都是在廬陽區(qū),所以此次演練專門和廬陽區(qū)人武部進行聯(lián)合防汛演練,主要是做到未雨綢繆。
 
  “演練對于水庫的影響不大,防汛演練非常注重水質保護,水上部分僅為一小部分,大部分在岸上實行,演習項目包括搶筑堤壩、封堵管涌等,目前兩大水庫管理處已經開啟24小時防汛值班制度。”

  去年泄洪三次放水2000多萬方
 
  去年的超強降雨席卷合肥,兩大水庫泄洪三次,一共泄洪2000多萬方。
 
  據了解,正常情況下,合肥城市供水每天在160萬方左右,每天水位下降7厘米,對于從大別山區(qū)千里迢迢來到的水,平日里是舍不得放掉的,但是為了防洪和城市供水和城市安全,在強降雨天氣,就會放水泄洪。據了解,水庫泄洪可以利用大壩到河底的高度產生的動能沖刷河道,南淝河、四里河、板橋河等貫穿城市的河道可以得到徹底凈化,提升生態(tài)環(huán)境。
責任編輯: 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