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國美組團苦戰(zhàn)家電市場 觀察:京東失手的攻擂戰(zhàn),“雙黃連”機會更小
相關標簽: [!--togo.keyword--]
4月19日,拼多多與國美達成戰(zhàn)略合作。拼多多宣布認購國美零售發(fā)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同時,國美全量產品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電將接入拼多多“百億補貼”計劃。
從以往的市場數據來看,家電市場已經形成“三國殺”的局勢。蘇寧盤踞“家電第一”多年,在中高端市場、下沉市場領域增長強勁,新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以舊換新”領跑行業(yè)。 京東線下短板明顯,近年動作不斷。積怨多年的國美旗艦店入駐平臺,正式入股五星電等動作,雖然雙線發(fā)力家電布局,但一系列操作更像是一場“失意者聯(lián)盟”。很多線下的實體店都是由店面店主自己加盟后自己管理,京東方面并沒有派人進行服務或指導,所以導致很多京東線下實體店的經營模式不一,店主能力參差不齊,生意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雷聲大雨點小,依然沒有撬動蘇寧的市場地位。 “雙黃連”有點苦 《2020年家電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國美家電占據市場份額達5.9%,位居市場第四位。家電是國美營收的大頭,如果算上大快消、消費電子等全品類,國美的數據或許更不好看。 事實上,從國美發(fā)布的2019年財報就能看出,“雙黃連”里的國美過得并不美好。 2019年國美零售銷售收入為594.83億元,同比下滑7.57%,凈利潤虧損相比2018年的48.9億元收窄,但也達到了25.9億元。 除了收入下滑和持續(xù)的虧損,國美如今的處境也十足尷尬。阿里有“新零售”布局,京東有“無界零售”加身,蘇寧智慧零售拓展全場景,而國美彷佛消失在消費者的腦海里一樣,在電商“動物兇猛”的世界里,“小虎”睡得死死的。 相比國美在家電市場的占比,拼多多在家電市場更難分得一杯羹,F(xiàn)階段,拼多多的家電布局,還處在假冒偽劣的泥潭里,更談不上供應鏈和大品牌合作了! 雖然,拼多多主打的“錯位競爭”,開拓了自己的“下沉藍海”,但是在大家電領域,下沉市場早就被巨頭盤踞。以蘇寧零售云為例,目前零售業(yè)門店已經超過5400家,覆蓋人群超2億,顯然已經是縣鎮(zhèn)零售市場的獨角獸級別的存在。 再有,大家電單價相對較高,主打“低價”產品的拼多多,如何讓消費者對平臺上高價產品的質量產生信賴,也是拼多多頭疼的問題。 1+1<2 如今,拼多多和國美聯(lián)手,短期來看是1+1<2的效果,難以實現(xiàn)短板互補。國美更像是拼多多尾大不掉的一個老大哥,拼多多則更像是急著奔跑的青壯。兩者要想實現(xiàn)短板互補,但是需要長期的磨合。這個時間要多久呢,或許還要看國美靈魂人物有什么打算。 更重要的是,強壯如京東者,在家電的格斗場上,尚且屢嘗敗績,被家電第一渠道蘇寧全面力壓。雙黃連,能給市場帶來多大的想象空間?答案或許并不難。 責任編輯: 雨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