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大家被抗疫戰(zhàn)場上無數(shù)最美“逆行者”背影的感動。這些背影里,有在一線奮戰(zhàn)的醫(yī)護人員、公安干警,也有在后方保障的物流人員、超市員工。
尤其是居家隔離的普通百姓,很難想象,如果超市全部關門,那日常的生活該如何維持?
為了千家萬戶,這個春節(jié),無數(shù)零售人拋家棄子,堅守在他們的戰(zhàn)場。
武漢
看到4歲女兒在陽臺哭泣 我的心都碎了
“我要回家,我要爸爸媽媽……”
1月30日,漢口竹葉山一小區(qū),一名4歲的小女孩趴在三樓的陽臺,對樓下的媽媽哭喊著要回家。
盡管女孩哭得撕心裂肺,但樓下的媽媽抹了抹眼淚,還是狠狠心離開了。
這位媽媽叫董晶晶,是家樂福武漢建設店的員工;她的愛人薛貝,是家樂福武漢洪山店副店長。從武漢“封城”的第一天,董晶晶和愛人就取消休假,全力投入到門店工作中。
超市人多復雜,夫妻倆為了孩子的健康考慮,將孩子送到姥姥家。
董晶晶說,女兒出生到現(xiàn)在,從沒和自己分開住過,所以這次分開,女兒極不適應。但門店很多員工都休假,店里人手不夠,“這個時候我必須上!把孩子送走才能放心堅守一線!”
“武漢生病了,但這里依然是我們的家,我們要照顧好這個家。”董晶晶說,堅守崗位,這是她身為一個家樂福人所能做的。照顧好大家,才會有小家。
北京
“熬過這個春節(jié),還有更多個日子可以團聚。”
有人說,因為武漢的幾個人吃了野味,導致全國超市的蔬菜供應緊張,這是蝴蝶效應。這個蝴蝶效應,讓北京、天津28家家樂福門店的蔬菜,成為了市民們的“搶手貨”。
大年初二晚,北京家樂福的史國清正在家陪90多歲的婆婆、80多歲的父母、快高考的孩子一起晚飯,突然接到電話,要趕到庫房加班。她馬上放下碗筷,來到北京大興榆垡鎮(zhèn)倉庫。同時趕來的,還有默世宇、明映輝、奚鳳義三人。

史國清在清點庫存
他們先連夜在倉庫清點庫存,凌晨三點,又來到50公里外的批發(fā)市場搶購貨源。
批發(fā)市場里,不是所有的蔬菜區(qū)域都集中在一起,不少區(qū)域甚至相隔1-2公里,他們需要在批發(fā)市場內(nèi)到處奔跑。
北京寒冬的凌晨凍得人耳朵疼,但是他們跑了幾圈之后,額頭上都熱出了一層層細汗。
“特殊時期,采購到貨源很重要,三點在市場內(nèi)多轉轉,了解夜間蔬菜車進京的情況很有必要。”史國清說,春節(jié)期間,很多供應商都不在,因此尋找合適的貨源要的就是速度,以及對市場行情的專業(yè)判斷。
采購結束后,四人又趕回了庫房,幫忙分貨、裝車、將貨物送往門店。雖然這超出了他們的工作任務,但是在特殊時期,同為蘇寧家樂福人,再不分你我。
從初二到初五,史國清往返批發(fā)市場和庫房,來不及回家,困了就倒在庫房角落休息一小會,一睜開眼,又繼續(xù)投入到了新的戰(zhàn)斗。
“特殊時期,讓老百姓買得到安心菜,這是我們的使命。熬過這個春節(jié),還有更多個日子可以團聚。”
 

?
“媽,對不起,我們不能回家過年了!”
“媽,對不起!我們不能回家過年了,崗位需要我。”
1月23日是?诩覙犯<t城湖店電商部主管鄧琴32歲的生日,她和丈夫、孩子原計劃搭乘當晚飛機回重慶老家過年,但是那天下午,鄧琴跟母親通了電話,表示取消回家計劃,之后便奔赴崗位。
受疫情影響,顧客選擇不出門在線購物,家樂福的外賣訂單大幅增長。面對疫情影響下的居民生活和崗位需求,鄧琴退掉了回家的機票。
春節(jié)期間,店里一天最多有300個訂單,鄧琴每天都堅守在崗位上。“我們的責任就是把商品以最準確、最好的品質,通過外賣小哥準時送到顧客手上,讓大家都能過好年。”
鄧琴說,自己所在的超市每天都會多次消毒,全體員工都配發(fā)了口罩等保護措施,所以她不擔心生病。“醫(yī)生護士都上前線了,我們只是在后方做了一點保障工作,如果這都做不好的話,醫(yī)生護士在一線怎么安心打仗。”
有網(wǎng)友說:“誰能想到有一天,平時最不起眼的超市人、外賣員,如今卻在黑暗中散發(fā)微光,驅散城市的陰霾。”正是有他們的堅守,讓百姓知道民生物資會充足供應,不會恐慌會很安心。
不止武漢,在這場全民戰(zhàn)爭中,每個城市在互相救助,每個人都在努力。
讓光透進來,離天亮就不遠了。
責任編輯: 雨柯